搜索查询 |
|
|
刘煜,考古系硕士生导师。1972年出生。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,获得技术史博士学位。研究专长:金属技术史、冶金考古、青铜器保护,近期研究方向为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及生产组织。主要著作,《殷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技术演进》,见《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》, 2002年;《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科学分析》, 2005年;《山西天马—曲村周代晋国墓地青铜器保存状况研究》, 2000年。2008年承担国家文物局“指南针”计划“古代冶金及铸造发明创造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研究试点”,参加科技部项目“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”(2002—2003),国家文物局课题“馆藏文物保存状况调研”(2004—2005),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(二)”的子课题“3500BC—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和经济研究”(2006—2008),国家文物局“指南针计划”子课题“中国古代材料与加工制造发明创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”(2007—2008),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“中国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”(2004—2007)等。2004年度论文《继承?融合?创新——试论殷墟的铸铜工艺》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论文比赛二等奖。 |
|
|